天氣還不錯, 決定到Liberty State Park去騎腳踏車, 這公園是觀賞紐約景觀的好地方。 沒有想到碰上了紅牛低空飛行比賽。 不但臨時搭了看台, 還有飛機的控制台。
紐約街頭
到紐約市看數位3D的電影Avatar。 好萊塢帶領了科技, 科技也讓電影的visual effect變得更悅人眼目。Avatar的夜晚, 到處都是美輪美奐的螢光, 還有那如ice cream cone比人高大的植物, 卻有著含羞草的特性。
電影中表現出原住民愛惜大自然的環保意識; 相對的則是藉著武力強佔資源, 夢想發財的侵略者。科幻有如有如Castle in the sky的場景, 穿插著浪漫的情, 分不清真實與夢幻, 難怪有人淪陷在開心農場和第二人生。
今年Avatar 3D, 2012, and Sherlock Homes, 都是今年拍的科幻視覺效應很棒的電影。
紐約街頭的觀光客總是川流不息, 尤其是在42街時報廣場處。等著看晚場電影的我, 也像觀光客一樣拿著新相機到處測試。夏季時, 有人示威的拿著要伊朗民主, 有人貼著no巴瑪, 也有人賣歐巴瑪保險套, 還有人讓你免費的擁抱。
寶島映象 - 完結篇
這次旅遊行程實在很豐富, 留下了很多美麗的映象與回憶。
以前回去探親, 都住在親友家; 跟團旅遊住的高樓旅社都不錯; 在知本則是住知本溪邊房間很大的小木屋, 倒塌的金帥飯店也就在知本溪邊, 這兒的溫泉區除了泡湯外, 還有個大游泳池。在農產品展售中心, 買了釋迦麻糬以及名字很奇怪, 但味道不錯的『魚腥草茶』等當地產品。
寶島映象 - 景觀篇
阿爾卑斯山有個德國的太魯閣, 這裡可是真正的太魯閣。自海岸線轉入中橫, 立刻感受到山勢的變化, 車子開到了燕子口, 旅人無法與燕子同飛或漫步, 行人步道因落石而被封鎖, 只能在一小亭區遠觀險道。記得第一次遊中橫時, 自東勢到梨山那段搖晃的讓我十分暈, 到了山上, 喝了一碗當地的金針筍絲湯後, 立刻痊癒。
身在山境中, 覺得自己很渺小, 才見識到真正國畫中的山。過了太魯閣一路沿海南下, 被北回歸線撞到而不自知, 下了車才看到高高的白塔, 還有路旁的地標, 才發現已要進入熱帶區了。
寶島映象 - 高層篇
寶島映象 - 博物館篇
在博物館篇曾提過: 古人說:「秀才不出門,能知天下事」 obs說:「網喀不出門, 博物眼底觀」
不過行萬里路還是比虛擬世界來的好玩。花蓮有大理石工廠, 台東有珊瑚博物館, 台中有民俗文物館, 等。
大理石工廠的解說員帶我們參觀工廠的早期機械設備、 解釋開採過程、各種不同的台灣玉、和花蓮的玫瑰石 (聽說現在花蓮的玫瑰石已很少, 多半是進口來的)。來到玉石專賣店, 到處都是不同色澤的玉飾品, 門口有個彩色石的大花瓶。
到珊瑚博物館時, 分為20人一組, 每個解說員都配戴著有標籤的珊瑚飾品, 帶領我們參觀。
台灣的珊瑚有四種: 深紅或大紅色的阿卡珊瑚, 桃紅, 白色, 和粉紅色的小姐珊瑚。介紹完最後, 解說員要考考我們有沒有好好聽講, 來個有獎徵答。我的運氣好答對了, 得到兩個獎的其中之一, 十分開心。獎品是一條小珊瑚項鍊(下面照片中), 珊瑚墜子有如baby剛長出的小牙齒, 掛在脖子上很難瞧見的那種, 後面的標價是$1800元(有點坑人的價錢), 底圖蔣夫人佩帶的就是有名的阿卡珊瑚。
到民俗文物館時, 為時已晚只能買打折的票價在園中逛逛。
寶島映象 - 商店篇
寶島映象 - 阿里山篇
高山青是台灣民謠, "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, 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...", 誰都能朗朗上口, 而我到現在才第一次上阿里山。
先前的88水災和當時芭瑪颱風的影響, 一直無法確定是否能上阿里山, 為了安全, 行程可能改訪鹿港等地。(早知大巴一定是無法上山的)
到台灣一週後, 總算在屏東看到了太陽的笑臉, 而且芭瑪颱風也決定南下重訪菲律賓。早上在出發前, 總領隊臨時宣布可以上山, 並要大家把換洗衣服拿出裝在小旅行袋中。
久違的阿里山, 我終於有緣見到它的真面貌。
寶島映象 - 高鐵篇
友人帶我們到田尾玩後, 送我們到台中烏日的高鐵站, 因為路不熟, 那兒又有好幾到高速公路的交流道, 在其繞來繞去轉了好幾圈, 所以從日落開到天黑才終於進了高鐵站。到站買了10分鐘後的車票, 聽說在網路上訂購車票的話會有折扣呢!
寶島映象 - 溫泉篇
泡湯是旅行中的享受, 到了礁溪, 當然得嚐一下嘍, 何況台灣可稱為世界的溫泉博物館。
導遊告訴我們礁溪和知本的溫泉是碳酸氫納泉, 與北投的硫磺泉是不同的。另外還包括了讓小魚清洗腳皮的按摩券。
晚餐後, 大家穿著泳衣, 坐在像溫泉池邊把腳放入水中, 一雙雙大腳丫子被魚群輕咬著, 有被搔癢的感覺, 讓大家笑成一團。小魚是否真的清理腳皮? 實在不得而知了。
[@more@]接著轉檯到了按摩泡湯池中, 讓溫泉沖刷著累了一天的背部和腿部。雖然非裸湯, 但是也分男湯和女湯。這間礁溪旅社頂樓可遠觀四處的田野, 雪山隧道的出口, 向下可見中庭裡的室外女湯池。(在台灣泡湯游泳, 規定是必須戴泳帽的, 在台買的泳衣也都附贈泳帽)
寶島映象 - 飲食篇
曾寫過【吃的文化】, 在寶島上不吃怎麼了得? 跟團吃, 跟老友吃, 跟親戚吃, 自己吃...
團隊行動一路上除了早餐外, 都是少不了魚和蝦的大餐, 加上當地的特產, 如: 白水燙鮮筍, 萬巒豬腳, 紅燒蹄膀, 青芒果冰, 釋迦等。有幾餐是每人發$200, 自己去吃台灣小吃。
第一站是基隆廟口的小吃: 天婦羅, 綿綿冰, 蚵仔煎, 臭豆腐, 當然要再試試從前吃過的鼎邊銼(找不到招牌上的字欸)。 接著就到九份老街去, 遊覽車停在山下, 我們得爬一串長長的階梯才能到老街。人在高處, 眺望著霧濛濛的基隆及海岸線。老街裡有著像迷宮般蜿蜒的小徑, 各樣的商店和如織的遊客。 嚐了愛玉、麻糍、鹽酥杏鮑菇等, 女兒說她覺得所有的都比在美國吃到過的好吃太多了。
寶島映象 - 海角篇
參加的旅遊團, 本來是國慶團, 因為八八颱風, 慶典全都取消, 所以行程也調整成了關懷之旅, 僑胞到台灣消費促進經濟。(發現台灣人比僑胞多金)
下了飛機就上了遊覽車, 到台北市區繞著101轉了轉後, 直奔最北的基隆和平島。那是由萬年壺穴、豆腐岩、覃狀岩、番字洞組成的美麗的海岸風光, 可以媲美野柳。海邊有很多因為颱風遺留下的漂流木, 這些漂流木是不能亂檢的, 據說較名貴還會有林務局編號。
寶島映象 - 生物篇
寶島映象 - 標誌篇
帶著在海外長大的小孩, 不免要解釋一下各樣商店和公告的招牌, 但是發現自己有點兒落伍, 有些標誌還真看不懂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