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爾卑斯山有個德國的太魯閣, 這裡可是真正的太魯閣。自海岸線轉入中橫, 立刻感受到山勢的變化, 車子開到了燕子口, 旅人無法與燕子同飛或漫步, 行人步道因落石而被封鎖, 只能在一小亭區遠觀險道。記得第一次遊中橫時, 自東勢到梨山那段搖晃的讓我十分暈, 到了山上, 喝了一碗當地的金針筍絲湯後, 立刻痊癒。
身在山境中, 覺得自己很渺小, 才見識到真正國畫中的山。過了太魯閣一路沿海南下, 被北回歸線撞到而不自知, 下了車才看到高高的白塔, 還有路旁的地標, 才發現已要進入熱帶區了。
住在恆春的那晚, 賴上了有車外出的導遊, 跟著去逛墾丁大街, 因芭瑪颱風, 大街上冷冷清清, 只有小叮噹不畏風雨仍在衝浪。踏上寶島的最南端鵝鸞鼻的那天, 風雨交加, 每個人都淋的慘兮兮, 我的照相機也被酸雨折磨的掉了一層皮。
台東的【出火特別景觀區】也是賴上了導遊開旅社的車, 才看到的奇觀。不滅的火自地下冒出, 它無視雨水積在地面的水潭。到出火區有段不遠的步道, 沒有路燈一片漆黑, 用上iPhone當手電筒的功能, 才不致踩空。本已為只有我們這樣瘋的觀光客晚上去, 沒想到好些當地人已在那兒玩仙女棒(煙火), 還有一隻狗。難怪空蕩蕩的停車場邊有個賣炮竹的小攤販。
在高速公路上, 撇見的一景, 是有名的月世界。回來後女兒自網路上看到月世界的鳥瞰圖, 當然比我照的好多了。
三仙台的拱橋, 因為天氣不佳, 海防人員不准遊客走過去, 只好遠觀了。
阿里山看日出, 到日月潭看日落, 同一天把太陽的美景都看完了。 在中部長大的人, 對日月潭一定很熟悉。小學的畢業旅行, 就是去日月潭; 在那之前, 父親早已帶我去過數次。921地震後, 光華島已經不見了, 現在是人工浮島, (網路照片) 遠觀根本看不到什麼了。 (聽說有次旅客太多島快壓沉了)
離開寶島的那天早上, 穿過雪山隧道, 來到了五峰旗瀑布, 臨走前最後的一景。生物篇中已介紹過那隻去旅行的蝸牛和在台上睡覺的小黑豬, 那兒還有很多的攝影師, 他們的照相機都比我的專業, 還有腳架, 我也擠入人群中照一張。
台北圓山大飯店, 仍然是一個很明顯的地標。到台北天文館去, 新館比早期的大多了, 更像個知識館, 有360度的iMax影片館, 還有類似遊樂園的小車子, 帶你去遊太空。正逢隕石展, 看到自美術館借來的一顆黑色的大隕石。
台中公園的湖心亭把原有的紅頂改成了褐色, 照起相來色系差了很多。回去懷舊, 特意請朋友帶我到那兩隻銅馬處, 那是該算是古蹟了吧。 每到中秋, 大人帶著毯子舖在公園裡的草地上, 全家一同賞月吃月餅, 不知現代的人們是否還如此。
告訴女兒, 我小時候公園的景緻, 她很驚奇的說:「妳還都記得啊」
小時候沒有什麼玩具, 沒有電話, 沒有電視, 更沒有網路.... 公園的鞦韆, 翹翹板, 滑梯, 留下太多的痕跡, 怎麼可能不記得呢?
2 comments:
LIZ
11/23,2009, at 17:00
暑假到鄉下外婆家才有花草,小河,田野,果樹,捉魚蝦,撈貝殼..和扮家家酒...那是我最美麗的童年!!我好喜歡遠遠觀看月世界.我們去年在墾丁也是碰到颱風,幸好想浮潛的孩子在假期結束前還有機會下水!!!你這次回台灣當觀光客嗎?我回去台灣也變成大驚小怪的老外了,看到什麼都要照相,我家人覺得我好奇怪!!!
ucs
11/23,2009, at 19:59
這次有十分的觀光佬土樣, 胸前掛個照相機, 腰上繫個小腰包, 背上背著個背包。女兒說: 還好你沒有再戴個遮陽帽。沒有在台灣浮潛過, 以前沒有這樣的玩意, 連海灘也是北部才有。
的確是看到什麼都要照一下, 不過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。
Post a Comment